匠心獨造
當前位置:首頁>企業文化>匠心獨造>內容瀏覽

“榜樣·追夢人”--喀葉墨項目工程部

發布時間:2019-06-03來源:喀葉墨項目部作者:賀元點擊數:6596次

戈壁紅柳人  決戰喀葉墨

在巍峨的喀喇昆侖山北坡、茫茫的塔里木盆地南緣,從衛星地圖上看過去全是一片不毛之地,然而在這片土地上,卻生長這一種花紅葉綠的小灌木,它就是戈壁紅柳。紅柳沒有偉岸的身軀,沒有婀娜的風韻,卻用執著的根蒂和戈壁緊緊相依,能耐住寂寞的風寒,守候無人的荒漠,把戈壁沙漠般的心靈,變幻一片豐厚的土地,增添綠色的希望!任朔風撼地、炎日蒸烤、鹽堿侵蝕,依然巋然不動的堅忍不拔精神,既是對紅柳的高度概括,也是對一公司喀葉墨高速公路建設的真實寫照。

在工程施工單位有一句口頭禪“火車跑到快,全憑車頭帶”,而我們喀葉墨項目部在這20個月中取得的輝煌戰績同工程部的帶頭作用、引領作用是分不開的。“這是一群虎狼之師”提到一公司喀葉墨項目工程技術人員,喀葉墨項目總指揮陸軍如此說道。

2017年6月進場以來,項目部就面臨著人員年輕化、技術經驗不足、施工戰線長工期緊張等等巨大的考驗。但首先面對的是惡劣的生活環境,“南疆人民苦,一天三斤土,白天不夠晚上補”這是南疆當地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,在這樣惡劣的生活環境中,工程部所有員工努力學習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新標準、新技術、新規范,為建設“品質工程”目標不斷努力奮斗,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自己的崗位中。所有技術人員頂酷日、斗嚴寒、抗風沙,與惡劣環境抗爭,隨著一座座橋涵拔地而起,筆直的路基陸續成型,喀葉墨工程人辛苦勞作為貧瘠的大地增添了不一般的景致。

線路長、技術人員少,為了更好的配合作業隊伍完成施工任務,每個技術員必須完成幾個人的工作量。“白天一把鎖、晚上一盞燈”已是喀葉墨第六合同段工程部的日常。只要工地需要,不論白天黑夜,技術人員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需要他們的地方,攻堅克難,精心組織施工。

“終于在項目部飯堂吃了一回飯”,這是技術員馮齊超說的話。路面底基層由他負責,除了周生產例會上能看見他一次,平時在項目部很難再見到他的身影。新疆獨特的地理位置讓每個白天變得很長,每次在工人快撐不住的時候他都告訴工人說“現在才下午十點,天都沒黑呢,放內地這會兒也才20點,再堅持一下”。他在催眠工人,也在自我催眠。可他總是忘了在早上7點半出門的時候工人對他說的新疆早晨的七點半是內地凌晨5點半,有兩個小時的時差,可他只記住了下班時間比內地晚兩小時,卻忘了上班時間和內地幾乎相差無幾。他只是工程部技術員的所日常狀態自我催眠,也是工程部所有人員的自我催眠。

在水穩基層施工中,如何降低水穩混合料離析率提升水穩鋪設質量節約時間、降低施工成本。為此技術員操碎了心,專門成立了QC小組,現場調查分析、抓住問題主要原因并針對問題做出改進措施。最終他們的付出沒有白費,水穩基層驗收合格率由原先的81%提升至現在的驗收合格率97%。該課題不僅獲得了中鐵北京工程局2019年質量管理小組活動二等獎,還獲得了北京市建筑業聯合協會I類獎項。

新疆的冬天很冷,近零下二十攝氏度的低溫讓戈壁灘里的人無處可逃,如此惡劣環境下工程部的技術員也一樣堅持從未抱怨。根據氣溫變化,靈活調整施工計劃,停止路基作業,主攻節點橋涵。制定混凝土冬施措施,采取搭棚保溫、生火升溫的方式對結構物進行養護,技術員排班輪流每天晚對結構物溫度進行巡視,生怕因一時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質量問題。

在喀葉墨項目建設中,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技術上都面臨很多困難,但喀葉墨人無所畏懼!因為他們是驕傲的一公司人。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他們努力學習,積極總結施工經驗,不斷提升自我技能,快速成長。發揚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奉獻的精神,取得了優異成績,為南疆人民鋪就了一條幸福坦途。賀元

第一&先進:

全標段首段路基試驗段開工

全標段首段路基試驗段觀摩會

全標段首片20米箱梁

2017年度自治區總工會、交通廳“絲路交通杯勞動競賽”建設杯優勝單位

2018年度自治區總工會、交通廳“安康杯”優勝單位(集體)榮譽稱號

被喀葉墨高速業主評為“2018年先進單位”

2018年度集團公司先進集體、一公司“先進集體”

2017、2018年度榮獲一公司 “五好項目部”

2017、2018年度榮獲一公司“模范職工小家”

2017年度2018年度“建功一公司杯”勞動競賽第二名......